国务院发布《关于印发2030年前碳达峰行动方案的通知》,对将碳达峰贯穿于经济社会发展全过程和各方面,提出了目标和时间表。
其中对于城乡建设碳达峰行动,同样提出了具体时间表和目标。加快提升建筑能效水平。加强适用于不同气候区、不同建筑类型的节能低碳技术研发和推广,推动超低能耗建筑、低碳建筑规模化发展。到2025年,城镇新建建筑全面执行绿色建筑标准。深化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推广光伏发电与建筑一体化应用。
积极推动严寒、寒冷地区清洁取暖,推进热电联产集中供暖,加快工业余热供暖规模化应用,积极稳妥开展核能供热示范,因地制宜推行热泵、生物质能、地热能、太阳能等清洁低碳供暖。引导夏热冬冷地区科学取暖,因地制宜采用清洁高效取暖方式。提高建筑终端电气化水平,建设集光伏发电、储能、直流配电、柔性用电于一体的“光储直柔”建筑。到2025年,城镇建筑可再生能源替代率达到8%,新建公共机构建筑、新建厂房屋顶光伏覆盖率力争达到50%。持续推进农村地区清洁取暖,因地制宜选择适宜取暖方式。发展节能低碳农业大棚。加快生物质能、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在农业生产和农村生活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