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硬兼施 数字化为南昌海立注入新动能
搜索

软硬兼施 数字化为南昌海立注入新动能

2022-10-09 来源:产业在线ChinaIOL

      在“中国制造2025”和“工业4.0”的大背景下,装备制造业从传统加工模式向数字化、智能化方向转型已成为大势所趋。作为上海海立(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在南昌投资建设的全资子公司,南昌海立电器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南昌海立”)经过十余年探索,逐步走出了一条特色鲜明的数制融合之路。

      2009年南昌海立开始生产线建设,遵循“一次规划、分期实施”的建设思路,先用3~5年时间,为工厂配备近30台工业机器人,又用4年时间对产线进行全面自动化改造,使南昌海立的实物劳动生产率提高12%以上,单台制造费用降低超20%,新品开发周期缩短28%,产品不良率降低30%以上,能源利用率提高6%以上。

海1.jpg

      针对空调压缩机行业多品种、高精度、快节拍、多工序、大规模离散制造等特点,南昌海立早在2007年成立伊始就结合母公司生产经营中积累的经验,在厂房设计、生产布局等环节上为智能制造之路做好了铺垫

      以打造世界级压缩机制造基地为目标,南昌海立自2018年开始大量配置工业化和信息化配套产品:在软件方面使用ERP、PLM、MES、WMS、CRM等系统,硬件上则采用智能加工设备、自动化产线、AGV、数字化立库、搬运及焊接机器人等数字化设备,通过制造物联技术与信息技术,打造设计、工艺、制造、管理、检测、物流等全流程数字化管理、共享及集成优化。简单说,就是建立起采购、制造、销售信息化集成平台,实现供应链整体过程的数字化、可视化、实时信息采集、质量追溯和质量防错,通过提高产线的自动化、信息化、智能化以及系统集成和综合管控水平,达到提升制造质量稳定性、降低人工成本的目标。

海2.jpg

      经过三年多不断改进,南昌海立“大规模定制智能制造系统”如今已初具规模。通过对现有生产线导入信息技术,车间内实现了供应链整体过程的数字化、可视化,并通过产品实时数据的录入利用、云端共享,实现整个工厂的数字化和网络化,生产线自动化程度超40%。工厂日常涉及的上千种定制产品和上万种物料,可完全通过数字化产供销系统,实现自动计算与传递,让每一个步骤都环环相扣。

      如今,南昌海立的压缩机钣金车间、机加工车间、电机车间和装配车间都已形成整体或局部数字化工场,实现互联网和供应链相协同的高效生产模式。“以前,工人每天跑进跑出,核对来料加工单,清点数量,还没加工就忙得不可开交,”南昌海立总经理郁冲介绍说,“依靠可视化监控中心,我们现在就不要这么多工人调度了。只要对着屏幕,我们就能对物料、设备、人员、流程等全部共产资源进行协同作业,生产进度、目标库存和实际库存的数据不仅一目了然,而且每分钟都会更新。”

      别看产线上工人明显减少,日常产量却有增无减。至2021年底,工厂各种智能机器人达342台,密度达到1308台/万人。由于机器人的全天候作业,日均产量较之前提高了数倍。南昌海立还引入精益生产理念,通过自动立体仓库和自动化无人运输小车等现代化物流系统,与多个信息系统相得益彰,实现信息化、数字化、智能化的工厂管理模式,最快6—7秒就能下线一台产品,日均产量达7.4万台左右。除了这些,智慧供应链、异地工厂网络化协同、设计与制造网络化协同平台、机器视觉和AI技术及云平台使用等技术也都默默保障着车间生产有条不紊地展开。

海4.jpg

      有了这些智能化成果的加持,以及50项发明专利和49项实用新型专利的硬核支撑,南昌海立在今年2月成功入选国家工信部评定的“2021年工业互联网试点示范项目”。这一殊荣在疫情的冲击下更显得实至名归:2020年,南昌海立用数字化手段直面考验,实现超40亿元年终产值。今年疫情期间,南昌海立更是在5月突破210万台单月产量,环比增长48%,同比增长67%,创造了南昌海立成立15年来单月产量新高。

海5.jpg

车间实景

      南昌海立的产业数字化融合之路,不仅是国内积极推进数字化、智能化转型的成功范例,也是上海电气近年来围绕“数字赋能”主题,积极打造智能制造标杆项目的典型缩影。未来,南昌海立将继续深化改革,以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先进制造业深度融合、创新产业链深度融合为主线,在细分领域将主业做到极致,不断增强自身的核心竞争力和“领头雁”作用,助推行业高质量发展。


关键词:海立  数字化   编辑:ZXY
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来源标注为“产业在线ChinaIOL”的信息、数据及图片内容、报告及目录均为本网原创,著作权受我国法律保护。如需转载,请注明“来源:产业在线”。

2、本网站注明“来源为其他媒体与网站”的文字、图片和视频,转载是出于非商业性的信息交流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认同其内容的真实性。

3、约稿或长期合作,请联系本网。

以上内容最终解释权归产业在线所有。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