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 月 27 日,格力电器自主研发的 “新型高效转缸容积式制冷剂泵及机房空调” 与 “多适应宽频高效转子压缩机及空调器” 两项科技成果,通过了中国轻工业联合会组织的科技鉴定,均被评定为 “国际领先”,其中前者还被评为 “国际首创”。
本次鉴定委员会由 11 位行业权威专家组成,包括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机械工业集团有限公司党委常委、副总经理、总工程师陈学东,中国工程院院士、清华大学江亿教授,中国科学院院士、西安交通大学教授何雅玲等。鉴定委员会认为,这两项科技成果创新性强,拥有自主知识产权,节能效果显著,具备一定的经济与社会效益。
氟泵空调因无需压缩气态冷媒,在节能方面表现突出,逐渐成为机房空调节能技术发展趋势。格力经过十年研究,在世界上首次提出转缸容积式制冷剂泵,使扬程范围较现有技术拓宽 2 倍,效率提升 1 至 5 倍,解决了气液两相运行的技术难题,以及传统制冷剂泵效率低、工况适应性差的问题。
该技术将机房空调高效的氟泵制冷模式运行环温从 5℃拓宽至 20℃。以北京为例,高效氟泵制冷模式全年运行时长占比从 40% 提升至 66%;在广州,原本无法采用高效氟泵制冷的情况得到改变,全年有 1/3 时间可运行,让不同地域的数据中心能使用高效节能的制冷服务。
在空调使用中,压缩机性能直接影响产品品质。家用空调低频运行可输出小冷量、精准控温,高频运行能提供更大制冷(热)量,快速达到设定温度。宽频压缩机研发的核心是实现低温能力与能效的提升。
格力研发的 “多适应宽频高效转子压缩机及空调器”,通过创新研究低摩耗压缩结构、冷冻油主动控制技术、变刚度排气阀组、驱动参数动态调控等技术,解决了压缩机宽频能效低、高频可靠性差的行业难题,实现 1~200Hz 超宽频率运行,远超行业常规的 15-120Hz 范围。
这一技术突破让压缩机在高频运行时能快速制冷制热;在低频运行时稳定输出小冷量,精准控温,将室温波动控制在 ±0.3℃。与国际先进技术相比,该压缩机全频段提效 5%,空调季节能效提升 10%,低温制热量提升 15%,在 - 15℃超低温环境中,制热量不衰减,优化了使用体验和节能效果。
在 “双碳” 目标与全球产业升级的浪潮中,格力用硬核成果证明:自主创新是企业的生命线,更是中国制造腾飞的核心引擎,“让世界爱上中国造” 的承诺,正通过一项项硬核技术创新持续落地,为中国制造高质量发展注入澎湃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