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AI技术快速发展,算力需求激增的今天,数据中心作为核心基础设施,正面临能耗与冷却效率的严峻挑战。
11月20日~21日,2025中国数据中心标准大会在北京举办。大会以“重新定义 AI基础”为主题,汇聚标准制定者、技术领航者与产业先行者,描绘未来AI基础设施的演进蓝图。
丹佛斯盛装亮相本届大会,集中展示了旗下风液融合解决方案。同时,丹佛斯气候方案事业部系统技术高级经理张乐平,分享了《灵动风液,双轨协同——丹佛斯数据中心风液融合解决方案》主题演讲,为算力增加与可持续发展并重时代的数据中心散热,带来突破性的技术创新与实践经验。
风液融合
数据中心冷却的“生存法则”
张乐平表示,根据Omdia的数据显示,全球数据中心冷却市场和中国数据中心冷却市场2023~2029年的复合年增长率将分别达到+19%、+18%,其中2024~2025年增幅巨大。同时,液冷比重持续提升,2025年全球数据中心液冷市场较2024年增速为165%,预计2029年全球数据中心冷却市场液冷占比将达到47%。
值得一提的是,面对数据中心制冷的叠加需求,单一制冷方案很难满足,而“风液融合”的技术路线凸显出核心价值,成为现阶段的主流趋势。
张乐平从芯片/机柜功率密度发展、高效/可持续发展、业务灵活性、快速交付四个维度需求,全面解析了当前数据中心制冷为何需要“风液融合”的技术路线。
风液融合技术方案的成功应用绝非易事,它有赖于前瞻的研发,更取决于技术、产品与市场的深度协同。丹佛斯一直致力于为客户提供低PUE数据中心高效冷却系统解决方案,针对全新需求,丹佛斯推出了“风液融合”解决方案,包括风液独立系统及风液同源系统,为高功率高密度场景提供全面支持。

风液独立系统
精准应对确定场景
张乐平介绍,针对已知风液比的液冷数据中心,丹佛斯风液独立系统提供多种技术路径,其中采用冷板式液冷系统处理高密智算机柜的液冷负荷,而风冷部分可分别采用冷冻水系统、制冷剂系统处理通算机柜的风冷负荷,满足不同业务场景需求。
值得关注的是,丹佛斯风液融合技术方案的核心优势之一,来自于其领先的磁悬浮产品技术实力。丹佛斯的风液独立系统采用风冷磁悬浮高温冷水机组以及磁悬浮相变多联系统,能够应对极端天气,既保证极端天气工况,又提高了冷源备用性,并可以大幅节省数据中心用水,降低WUE。

风液同源系统
灵活适应未来需求
对于未知风液比的数据中心场景,张乐平阐述了风液同源解决方案的核心设计。丹佛斯风液同源解决方案支持风冷机柜与液冷机柜的灵活部署,通过室外冷源一次性布置到位,有效应对客户需求的多样性。
张乐平强调,风液同源解决方案的核心优势在于其高度的适应性。丹佛斯风液同源解决方案采用水冷DDS/近端风墙+闭式冷却塔/冷板式液冷,可以基于数据中心IT负载规划,一次性匹配室外冷源。液冷负荷通过冷板式液冷技术解决,风冷负荷通过同源的低压比、双盘管水冷直膨技术解决,可以实现不同风液比大范围覆盖。
产品组合
构建完整产品生态链
张乐平特别介绍了丹佛斯完善的液冷系统产品组合,并表示,丹佛斯“风液融合”系统为冷板式液冷系统提供全方位的解决方案。丹佛斯液冷系统产品组合包括磁悬浮压缩机、OFC 排气单向截止阀、ETS电子膨胀阀、切入阀等核心部件;CDU内阀门、微板式换热器以及高精度压力温度传感器;液冷机柜内OCP标准快换接头、软管等流体连接件;二次侧回路不锈钢球阀、蝶阀以及自动排气阀;一次侧水力系统组件、室外冷源换热器、换热机组等,为不同应用场景的数据中心提供从冷源、输配到末端的全链解决方案。

张乐平最后表示,丹佛斯风液融合解决方案的核心价值在于,通过模块化设计实现快速部署,以磁悬浮技术、微通道换热器和变频控制提升系统能效,凭借全系列阀件、传感器和控制器保障运行可靠性,最终通过优化和高效组件帮助客户降低总拥有成本。
随着“双碳”目标的持续推进和数字经济的深入发展,丹佛斯风液融合解决方案不仅为数据中心冷却提供了新的技术范式,更为行业绿色转型注入了强劲动力。这种兼顾技术创新与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必将引领数据中心基础设施迈向更加智能、高效的未来。
IOL观察
IOL刊物
数据云仓
报告
冷暖智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