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聚焦:疫情下的半导体产业链

2020-05-13 来源:产业在线ChinaIOL

从2019年开始,受益于5G、人工智能等科技企业供应链本土化的带动,国内半导体产业进入了内需拉动的新阶段,然而2020开年以来的一场疫情打乱了节奏。

业内一度担心如果上半年疫情未得到有效控制,终端企业未达到相应产量,下半年可能出现产能紧张的局面。不过根据目前国内疫情防控程度以及下游复工情况来看,二季度相对一季度会有较大好转。但在疫情之下,行业不可避免地发生了一系列变化。


疫情带来了怎样的影响


国内的半导体产业链包括芯片设计、芯片制造、芯片封测,以及一些半导体设备和原材料等企业,在春节后复工时间普遍推迟,但各个环节受影响程度大小不一。

受影响程度最小的是IC制造企业,由于自动化程度较高,生产环节具有特殊性,产线必须常年维持开工运行,否则会因为产能利用率过低,企业经营受到严重影响。更为重要的是,晶圆需要在稳定的温湿度、洁净度等条件下生产制作,使得产线必须全年运行,这也是制造环节受疫情影响较小的重要因素之一。

芯片设计企业,国内包括兆易创新,汇顶科技,海思半导体等,大多数于2月10日开启了远程办公模式,受影响也相对较小。

IC封测端由于对人员需求较多,因此受影响程度最大。首先疫情期间,人员流动受到极大的限制,并且复工初期,口罩的稀缺导致工作人员只能轮流上班,对复工造成了不同程度的影响;其次芯片封测属于人员密集型环节,年后企业招聘也受到很大的影响。

设备和材料厂商,部分企业延迟复工,相对于封测环节,影响程度较低。半导体企业按国家和地方政府规定执行,应客户特别急迫要求的个别项目,在征得政府批准的情况下进厂开展。

另外,疫情期间,医疗检测设备短缺,半导体企业订单短期迎来爆发,主要包括红外体温检测仪、呼吸机、制氧机等产品,士兰微、华润微电子、华大半导体等企业为满足客户的及时需求,疫情期间加班完成订单任务,在医疗芯片领域,相关的半导体企业甚至受益较大。

在疫情扩散至海外前,国外的半导体企业并未受到任何影响,仅仅是国内行政部门采取居家办公的模式,不过进入3月份以来,国外疫情迎来大爆发,预计海外半导体产业将受到很大程度的影响。

根据目前全球疫情形势来看,相关人员表示,若疫情能够在上半年得到控制,下半年行业有望迎来爆发式增长,增长幅度有望抵消上半年的衰退,全年可基本上完成预定目标。

据产业在线预测,国内家电芯片由于基数较低,2020年整体仍然将保持15%以上的增长,爆发点主要来自于厨电、小家电以及智能家具领域,大家电由于壁垒较高,短期很难大幅增长和替代。

后疫情时代的机遇和挑战


从国内市场来看,疫情高峰期已过,目前无论是家电、基建还是其他终端制造领域,均在逐步恢复产能,后疫情时代还是比较乐观。

例如3月份,压缩机行业已基本全面复工,生产恢复到正常水平,订单情况良好,产业在线数据显示,虽然疫情还未结束,3月压缩机排产比去年同期生产实绩仅下滑5%,生产下滑幅度较上月迅速缩小,空调整机企业也在陆续开启线上直播大促,以此提振消费信心。

2020年,是半导体产业爆发的元年,在新基建政策驱动下,5G创新、人工智能提速,加之存储周期反转、国产替代等强逻辑的推动,必将拉动相关芯片产业的需求。

而投资端早已有所反应,2019年6月至今,二级市场半导体产业链企业表现可谓极其亮眼,市场抢筹非常火爆,这也从侧面显示了国内政策倾斜度及民众对未来半导体市场的看好。因此,尽管半导体产业短期受疫情影响发展态势有所下滑,但长期依然向好。

对于其中的家电芯片而言,2020年家用空调新能效标准即将落地实施,对变频芯片的需求量是特别值得期待的,同时智能家居的崛起为相应的芯片企业带来了广阔的发展空间。但在高端芯片领域,国内的表现并不是很乐观。

据产业在线统计,2019年,三大白色家电芯片需求量接近4.5亿颗,而国内市场占比依然不到十分之一。虽然较2018有小幅的提升,但是在国产替代的潮流下,该进程似乎显得过于缓慢。

据了解,中高端家电芯片国产替代的壁垒非常高。首先对质量和可靠性的要求是非常苛刻的,尤其是在大家电领域,对产品的稳定性要求很严格。其次,短期时间内,终端制造企业对芯片新品牌的信赖度较低,同时即使采取了相关方案,产品的试用周期也需要2年左右的时间,这也进一步遏制了国产替代的快速发展。

疫情影响下半导体厂商部分环节停摆,尤其是武汉地区的集成电路产业受到的影响比较大,疫情过后,产业必须得到更多的资金投入,同时地方也需要出台更多的政策来留住甚至吸引更多高端的国际化人才。

总之,虽然半导体行业目前因为疫情受到一定影响,但并不会改变中国半导体行业的发展大势。只是国内核心芯片的自给率依然很低,国产替代任重而道远。

关键词:半导体   编辑:袁慧珍
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来源标注为“产业在线ChinaIOL”的信息、数据及图片内容、报告及目录均为本网原创,著作权受我国法律保护。如需转载,请注明“来源:产业在线”。

2、本网站注明“来源为其他媒体与网站”的文字、图片和视频,转载是出于非商业性的信息交流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真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3、约稿或长期合作,请联系本网。

以上内容最终解释权归产业在线所有。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