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期而至,再续辉煌—第二届华人能源与人工环境国际学术会议圆满闭幕
搜索

如期而至,再续辉煌—第二届华人能源与人工环境国际学术会议圆满闭幕

2022-08-02 来源:产业在线ChinaIOL 作者:能源与人工环境

第二届华人能源与人工环境国际学术会议于2021年7月17-19日在四川省成都市金牛宾馆成功召开。本次会议由西南交通大学、上海交通大学、美国科罗拉多大学以及英国赫尔大学联合主办,中国制冷学会指导,四川省制冷学会承办,西南交通大学袁艳平教授担任大会主席,上海交通大学代彦军教授、美国科罗拉多大学翟志强教授、英国赫尔大学赵旭东教授担任大会共同主席,大会官方语言为中文。

此次会议分享了人工环境能效提升及环境品质改善等方面的最新成果,深入探讨和交流了相关领域的热点和难点,同时还促进了海外业界华人引进,发现和鼓励了学术新秀,为全球华人的合作和创新交流提供了平台。

1.png


面对疫情大考与我国“碳中和”、“碳达峰”的发展机遇与挑战,第二届华人能源与人工环境国际学术会议如期而至。此次大会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形式,邀请到众多国内外能源与人工环境领域的知名人士,其中包括25位行业知名专家、8位院士。会议共组织了11个大会报告、40个研讨会分会场、8个口头报告分会场、4个海报分会场,共计52个分会场、465个报告。线下参会人数1134人,线上参会人数215人,参会总人数共1349人。


报告内容涵盖可再生能源利用、低碳建筑、室内舒适与健康智慧运维和高性能材料等30余个研究方向,特设“新冠防疫”、“双碳目标”相关议题,多角度、全方位地展现能源与人工环境领域的新理念、新技术与新进展,报告内容富有前沿性、创新性和导向性,再次呈现了一场属于全球能源与人工环境领域华人学者的学术盛宴!

2.png


7月17日上午,会议开幕式隆重召开,大会共同主席代彦军教授主持了开幕式,西南交通大学副校长周仲荣教授、建环分教指委主任委员朱颖心教授和四川省制冷学会理事长雷波教授为大会开幕式致辞。

3.png


因疫情未能赴现场参会的日本工程院外籍院士高伟俊教授、新西兰皇家科学院院士赵丹教授、大会共同主席欧洲科学院院士赵旭东教授、大会共同主席美国科罗拉多大学翟志强教授通过线上的方式发来了祝贺,并表达了对第二届华人能源与人工环境国际学术会议的期望与祝福。

4.png


大会开幕式最后,华人能源与人工环境国际学术会议大会主席、西南交通大学袁艳平教授代表组委会作了《能源与人工环境同名中文国际会议、国际期刊、国际学会(2019-2021)》汇报,将大会的定位作了进一步阐述,并汇报了EBE国际期刊与ISEBE国际学会的工作进展。

5.png


7月17日上午的大会报告由代彦军教授和朱颖心教授主持。西安交通大学陶文铨院士首先作了《数据中心节能与冷却技术》专题报告,他指出新形势下,更要重视数据中心能源综合利用的发展趋势,最大化利用西部自然环境对建设绿色数据中心进行建设;清华大学江亿院士通过线上作了《中国建筑领域实现碳中和的路径》专题报告,提出了丰富的、具有前瞻性的建筑能源系统建设趋势展望;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工程大学钱七虎院士则带来了《双碳目标下的地下空间开发利用》专题报告,钱院士指出,在当前能源形式下,应更多考虑利用地下能源储备及热泵技术、充分开展跨学科交流合作,从大局上建设有利于达成双碳目标的新型能源综合利用体系。

6.png


三位院士精彩绝伦的专题报告,不仅剖析了目前行业的发展现状,更为青年学者指明了未来发展和研究的技术路线和方向,参会者均表示在专业知识的饕餮盛宴中收获满满。


8.png

7月18日上午的上半场大会报告由清华大学李先庭教授和吉林建筑大学白莉教授主持。

9.png


来自香港大学的李玉国教授以《新冠病毒重新定义室内空气传播》为题展开了报告;英国伯明翰大学丁玉龙院士就《碳中和能源未来与"超级”能源网络构建》进行了线上交流分享;清华大学杨旭东教授以《做好小事:分布式建筑用能和供能系统再思考》为题展开了分析。

10.png


当天下半场大会报告由湖南大学张国强教授和沈阳建筑大学冯国会教授主持。

11.png


中国建筑西南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教授级高级工程师冯雅以《夏热冬冷地区净零能耗建筑设计》为题展开报告;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王登甲教授代刘艳峰教授和大家分享了《高原建筑环境多参数调节探索》;代彦军教授就《碳中和背景下太阳能光伏光热综合利用》进行了报告分享。

12.png

7月19日下午的大会报告由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陈坚强研究员和清华大学张寅平教授主持。

13.png


重庆大学李百战教授作了题为《助推“碳达峰、碳中和”目标—长江流域建筑供暖空调绿色低碳技术体系和装备研发》的主题报告;西安交通大学何雅玲院士题为《双碳目标下的能源清洁低碳利用技术探索》的主题报告,指出了实施“碳中和”在我国可能的途径,探究合理的能源综合利用方式,以满足我国高质量发展的需求。报告还介绍了下一代太阳能光热发电系统的国内外前沿进展,阐述了国内供热需求与供热来源之间的匹配,分析了相关清洁供热技术的具体技术方案及主要发展方向。

14.png


3场大会报告11个主题分享,涵盖了能源与人工环境研究热点与最新科研成果,为促进学术交流打下了坚实基础,满足了与会者对前沿能源与人工环境热点问题的探寻。

会期三天除了精彩绝伦的大会报告,还有涵盖人体热舒适、室内通风空气质量测评与调控、建筑调适与智慧运维技术、区域能源预测与规划、太阳能供热采暖技术、建筑人行为对建筑性能影响等40多个研讨会分会场、口头报告分会场、海报展示、总工论坛、Energy and Built Environment期刊学术新人奖2021学术汇报专场。


15.png16.png

17.png



7月19日下午,闭幕式在大会主席袁艳平教授主持下正式举行。袁艳平教授对承办单位四川省制冷学会和所有工作人员表示感谢,同时也对业内专家和企业的积极参与表示感谢!


中国制冷学会副秘书长荆华乾先生在闭幕式上致辞,他表示本次大会是新冠肺炎后的一次全面且权威的技术盛宴,为行业未来发展提供了学习、探讨的平台,并对各位专家学者、参会人员和工作人员的到来表示衷心感谢。

18.png


在闭幕式的颁奖仪式上,代彦军教授为最佳海报和口头报告获奖者颁奖并合影。西南交通大学季文慧助理研究员作为Energy and Built Environment (EBE) 期刊编辑部主任,对EBE期刊学术新人奖2021的评审情况进行了总结,并宣布了EBE期刊优秀在读博士研究生奖和EBE期刊优秀青年学者奖的获奖结果。


陈坚强研究员和张寅平教授为EBE期刊优秀在读博士研究生奖颁奖;朱颖心教授和李百战教授为EBE期刊优秀青年学者奖颁奖。

19.png

闭幕式的最后,隆重举行了大会会旗交接仪式,袁艳平教授当场宣布第三届华人能源与人工环境国际学术会议将由上海交通大学举办。代彦军教授作为第三届大会举办单位代表,在参会者的见证下,从袁艳平教授手中接过会旗。袁艳平教授同时宣布:开放2025年第四届华人能源与人工环境国际会议的举办申请,各院校均可提交申请。

20.png

第二届华人能源与人工环境国际学术会议在全场与会人员的热烈掌声中落下帷幕。此次大会紧跟时代,注重跨学科融合,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形式,多维度构建了全球能源与人工环境领域学者的交流平台。


组委会贴心地为每位与会人员准备了降暑的菊花茶,更结合了成都的萌宠“大熊猫",使每位踏入会场的专家、学生喜笑颜开。在为期三天的会程中,来自海内外的华人专家、学者及青年才俊共同奉献了多场高水平学术报告,联名奶茶与热情洋溢的火锅也将大会推向了高潮,学术与文化的碰撞,最终呈现出一场视觉、听觉、味觉交错的学术盛宴。

21.png


2023年,第三届华人能源与人工环境国际学术会议,我们上海见!


22.png

关键词:第二届  华人能源与人工环境  国际学术会议   编辑:QQ
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来源标注为“产业在线ChinaIOL”的信息、数据及图片内容、报告及目录均为本网原创,著作权受我国法律保护。如需转载,请注明“来源:产业在线”。

2、本网站注明“来源为其他媒体与网站”的文字、图片和视频,转载是出于非商业性的信息交流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认同其内容的真实性。

3、约稿或长期合作,请联系本网。

以上内容最终解释权归产业在线所有。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