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压变革之下的家用空调,内销表现好于预期
搜索

承压变革之下的家用空调,内销表现好于预期

2023-02-16 来源:产业在线ChinaIOL 作者:张青青

2022年处于后疫情时代的一个转折点,这一年我们目睹了上海、广州等地方的封控管理,经历了疫情防控政策多次调整。这一年,家用空调行业发展也迎来了疫情以来的转折,经历过物流滞缓、阶段性增长的跌宕起伏,最终全年产销规模由增转降,内销表现好于出口。


行业承压前行,内销表现好于预期

据产业在线监测数据显示,2022全年中国家用空调行业总生产规模14836.9万台,同比下降4.3%,总销售规模为15003.74万台,同比下降1.7%。其中内销8429.0万台,同比下降0.5%,出口6574.7万台,同比下降3.2%。年底库存为1864.2万台,同比下降8.2%。

2022年中国家用空调主要销售指标对比(万台)

640.png

对比内外销数据来看,内销市场表现要好于外销。在2020、2021两年,家用空调出口增长良好,成为行业发展的稳定器,带动了整体市场的稳定增长,2022年在全球通货、俄乌战争、中美贸易等大环境下,外销市场承受了很大的压力,从稳定到当下的不确定,给行业带来了很大压力。与此同时,国内市场同样承受着经济低迷、原材料价格上涨、房地产市场萎缩等多重不利因素影响,不过整个行业的承压能力是超过预期的,全年内销仅出现了0.5%的微幅下滑。 


异常天气给内销加了一把“火”

2022年家用空调终端销售情况除了受到销售季节和重大促销活动影响以外,天气对于家用空调内销出货也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旺季不旺,8、9异常”这是2022年家用空调内销的真实写照。2022年6月份全国大面积降雨,气温较往年偏低,赶逢五一促销旺季刚刚结束即将迎来618全年大促,空调厂商的雄心壮志却因为异常降雨天气受到了打击,六月份内销规模大幅下降,低于疫情最严重的2020、2021年同期水平,甚至低于2017年同期水平。

但到了2022年8-9月期间,全国多地开始持续性高温,部分地区气温高达40°以上,这样的天气促进了空调内销的出货也加快了空调的生产节奏,终端空调库存甚至有断货倾向。可以说,天气对于家用空调销售的影响占据了主要因素,即使在经济大环境不太好的2022年,也有火爆销售的场面出现。

但是内销需求不足的本质并没有根本性转变,内销市场仍然承受着巨大的压力。就在这样的压力下,我们在2022年底迎来了疫情放开的新政,这对于内销市场甚至行业整体来说都是一个充满希望的消息。 


承压变革下的企业竞争格局

空调行业承压发展,也给企业带来了不同的机遇与挑战。2022年,企业主们也经历了过山车般的期待、失望与谨慎看待,除了外界的压力,企业也普遍承受着自身成长和发展中面临的压力。

从头部企业表现来看,仍然占据着市场主导地位,但竞争格局出现了一些调整。其中TOP2企业经历了价格、战略、渠道等多方面的变革,2022年的内销量市场占比由上年的70.6%下降至66.5%。不过,龙头企业的调整也给予了其他企业一定的成长空间,其他各主流空调品牌企业奋勇争先,占据了这一部分让渡出来的市场份额,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实现了不同程度的增长,同期TOP3-7企业的市场份额增长了近4个百分点。

2021-2022年家用空调TOP企业市场份额变化(按内销量)

640 (1).png


2023年市场展望

尽管当下全球大环境仍然严峻,但新的一年仍然让人充满期待,随着疫情放开对国内经济的促进,以及政策面对于家电和房地产的支持,市场对于行业发展拥有了更多信心。家用空调各大企业在新春过后的新品开盘会议上也是斗志满满,纷纷发布了对于2023年的规划和展望。虽然不同企业的目标是差异化的,但殊途同归的是,各企业都将在细分产品赛道上持续发力,以客户需求为导向,为消费者带来更多智能、便捷、舒适的好产品为主要战略。

从总体产业周期来看,我们对于当前的空调市场保持谨慎乐观,家用空调行业发展至今,已经步入了存量化市场时代,大规模的增长可能很难实现,未来发展中充满了很多不确定。产业在线预测2023年行业内销规模8480万台,同比实现0.1%增长。

随着增长变得越来越困难,未来家用空调市场的需求增量应该更多来源于细分产品,企业仍需要在技术变革上持续发力。2023年,我们要站在山顶仰望星空,同时也要留心脚下的石头,信心增长的同时也要有忧患意识:降库存是否会引发价格战?高端产品能否引领市场破局……这些都是需要经营者不断思考的问题。 

关键词:空调  内销   编辑:SJ
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来源标注为“产业在线ChinaIOL”的信息、数据及图片内容、报告及目录均为本网原创,著作权受我国法律保护。如需转载,请注明“来源:产业在线”。

2、本网站注明“来源为其他媒体与网站”的文字、图片和视频,转载是出于非商业性的信息交流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真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3、约稿或长期合作,请联系本网。

以上内容最终解释权归产业在线所有。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