轨道空调“年度杰出创新奖”,丹佛斯亮相2024轨道交通制冷空调技术研讨会
搜索

轨道空调“年度杰出创新奖”,丹佛斯亮相2024轨道交通制冷空调技术研讨会

2024 第二届轨道交通系统制冷空调技术研讨会于2024 年4 月18-19 日在西安举办。该研讨会由中国制冷空调工业协会轨道交通制冷空调分会指导、同济大学机械与能源工程学院、《城市轨道交通研究》杂志社主办,西安市轨道交通集团有限公司建设分公司承办,主题为:创新引领低碳,智慧运维赋能。丹佛斯赞助并出席了此次研讨会,并向行业观众展示了基于BOCK® CO2活塞压缩机的车辆空调整体解决方案以及Turbocor®磁悬浮无油离心压缩机的站台空调解决方案。

2.jpg

环控系统是城市轨道交通中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直接影响乘客舒适度。轨道交通设施的空调系统作为环控耗能大户,其节能问题越来越受到重视。同时,随着气候变化加剧,全球变暖潜值(GWP)为1的CO2制冷剂成为解决热泵空调环保性和低温适应性的理想方案。

丹佛斯博客压缩机业务拓展经理何静梅做《丹佛斯博客轨道车辆用CO2压缩机介绍》。

有着50多年车用空调压缩机生产经验,30多年CO2压缩机经验以及丰富的CO2产品组合的丹佛斯,致力于推动中国轨道交通空调系统向更加低碳环保的方向发展。丹佛斯凭借引领的产品和方案,荣获本届轨道交通系统制冷空调技术研讨会“年度杰出创新奖”。

基于丹佛斯博客CO2压缩机HR系列的轨道车辆空调整体解决方案,换热效率显著提升,并极大地减少对于环境的影响。此外,整体解决方案覆盖的零部件能够承受频繁的振动和冲击;体积小,重量轻,满足紧凑的结构设计要求,并进一步提升了可靠性。

丹佛斯博客HR压缩机

首创车用星结构CO2压缩机,得益于多个轴承的结构,可靠、安静,即使在大倾斜角度也可安全运行。特别适用于电动客车环境使用的CO2空调和热泵及整车热管理系统,并且成功地在欧洲知名制造商进行广泛应用。

创新的设计:曲轴周围呈星型排列的气缸,适用于CO2制冷剂跨临界使用

全封焊接的钢制外壳:在移动应用中泄漏可能性小,可靠性高

最大允许超压:LP 100 bar, HP 150 bar

重量轻(81 kg)和高度低(219 mm):在车顶顶置安装和其他安装情况下可节省空间

从12.5 Hz 到75 Hz (HR60 到 65 Hz)的宽泛变频范围,可满足热泵的广泛性能要求

具有高性能油泵的特殊机油管理,可安全恒定地供油,持续运行时倾角最大为22°,短期运行时倾角可达30°

两种型号:

- HRX40(7.3 m³/h @ 50Hz - 2900 1/min)

- HRX60(10.9 m³/h @ 50Hz - 2900 1/min)

DMT干燥过滤器

DMT干燥过滤器, 安装在系统管路上,有效去除杂质和水分,确保系统安全运行。

100% 3A分子筛

最大工作压力140bar

过滤精度25微米

泄露风险低

NRVT单向阀

NRVT单向阀,压力高,温度范围广,运行稳定,满足不同模式下冷媒流向控制要求。

最大工作压力140bar

特选CO2密封材料

满足PED/UL认证

压降低0.05bar

-40℃ 至 150℃

EVT高压电磁阀

EVT高压电磁阀, 结构紧凑,重量轻,线圈安装简单,满足CO2系统模式切换时通断控制要求。

最大工作压力140bar

最大开阀压差110bar

温度范围广,-40℃ 至 150℃

微板换热器 / 气体冷却器 H48T-C

无外部框架,设计压力高达140bar

产品可靠性高:优异的耐压力与温度疲劳性能

CO2自然工质

中央空调系统对于地铁站的正常运营尤为关键。在早晚高峰期,地铁站内人数变化大,新风量需求变化大,因此所用的中央空调系统必须具备稳定性强和节能高效的特点。

目前,高效的站台空调普遍采用磁悬浮水冷冷水机组和直膨式空调机组方案。作为机组的核心部件,丹佛斯Turbocor® 磁悬浮无油离心压缩机通过创新的磁悬浮无油技术,助力站台空调的高效运行。效率达到行业领先水平,对比同规格螺杆冷水机组,综合部分负载能效值 (IPLV) 提升高达 40%。此外,由于百分百无油,磁悬浮机组长期运行性能零衰减,且无需任何油系统相关的维护,是站台空调系统的优选。

目前国内已有多条地铁线应用了采用丹佛斯磁悬浮无油离心压缩机,丹佛斯将持续助力中国轨道空调行业在可靠高效运维的探索和创新实践,推动行业低碳发展。

关键词:丹佛斯   编辑:JCC
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来源标注为“产业在线ChinaIOL”的信息、数据及图片内容、报告及目录均为本网原创,著作权受我国法律保护。如需转载,请注明“来源:产业在线”。

2、本网站注明“来源为其他媒体与网站”的文字、图片和视频,转载是出于非商业性的信息交流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认同其内容的真实性。

3、约稿或长期合作,请联系本网。

以上内容最终解释权归产业在线所有。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