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积科技院士、营运/先进技术暨光罩工程副总经理张宗生15日在技术论坛台湾场次提到,今年台湾与海外扩建9个厂,包含八个晶圆厂以及一个先进封装厂,今年3纳米产能预计年增加60%。
张宗生提到,台积电3纳米迈入第三年量产,CoWoS持续扩充,海外美国厂与日本厂加入量产良率和台湾母厂相近。
他也说,台积2纳米良率初期良好,先进制程产能的3纳米产能今年增加60%,2025年下半年将开始量产2纳米。
他也提到,AI驱动晶圆面积放大,台积产能扩张方面预计今年台湾与海外扩建9个厂,包含八座晶圆厂以及一座先进封装厂。台积过往平均每年盖5个厂,台湾方面台中晶圆25厂预计2028年量产2纳米与更先进技术,高雄预计盖五座厂包含A16与更先进技术。
张宗生指出,台积电3纳米家族制程已进入第三年量产,包括N3E、N3P、N3X多样技术版本,能满足客户多样化产品需求,预期2025年3纳米整体产能将成长超过60%。他也提到,尽管3纳米制程复杂度高于前代,但良率表现仍维持与5纳米相当水准,甚至已具备车用芯片的品质要求,且相关产品今年已开始出货。
台积电2纳米技术采用新一代纳米片电晶体架构,制程更为精细,但他强调初期良率已超越预期。将于2025年下半年大规模量产,并在台湾新竹与高雄建置专属产线。
张宗生以台积电AI加速器出货,印证AI芯片规模持续扩大,2021年至2025年预估将成长12倍,与AI直接关链的大面积芯片出货量也将成长八倍。
为应对爆发式需求,张宗生强调台积正积极扩充全球产能,2025年预计将新增9座厂区,包括8座晶圆厂与1座先进封装厂。
至于全球布局,张宗生指出,美国亚利桑那州厂区已于2024年底量产4纳米制程;日本熊本厂也于今年初加入生产行列,良率表现与台湾接近;熊本二厂也已展开兴建;德国德勒斯登也如期进行,锁定特殊制程厂,配合欧洲伙伴打造韧性供应链。
至于先进封装领域方面,张宗生表示,台积电3D Fabric平台透过先进的技术整合,不仅解决芯片设计复杂性,也透过导入AI自动化,大幅提升高良率表现。其中SOIC的产能自2022年以来已倍增、CoWoS产能年增也高达80%,并于台中、嘉义、竹南与龙潭和台南等持续扩大封装厂产能将支援大量AI与HPC应用需求,并规划设立海外封装基地。
在永续发展方面,他重申,其2040年达成RE100、2050年净零排放目标不变。目前已导入碳捕捉技术与AI节能机制,并与供应链合作扩大绿电采购与减碳计画。 2025年起碳排将出现拐点,朝下行趋势迈进。
张晓强今天表示,2024 年是AI 元年,预期2025 年AI 将持续贡献半导体产业,预期2025 年半导体产业依然非常健康,将成长10% 以上,2030 年半导体业产值有信心可达到1 兆美元。
台积电台湾技术论坛今天在新竹举行,张晓强说,半导体产业经历振奋人心阶段,虽然当前市场很动荡,他起床总是先看财经频道CNBC,了解最新发展情况,不过仍要专注半导体技术发展与未来展望。
张晓强说,2024年是AI元年,对半导体产业产生贡献,预期2025年AI将持续贡献半导体产业,包括5纳米、4纳米及3纳米等先进制程,以及先进封装技术。
他表示,智能手机、电脑和物联网市场增长温和,汽车市况疲软,不过半导体应用会不断推进先进技术,主要来自自驾功能推动,目前大部分采用12纳米及8纳米,预期未来会加速推进至5纳米等。
张晓强表示,2025年半导体产业非常健康,将持续成长10%以上,2030年半导体业产值有信心可达到1兆美元,AI将是推动半导体成长的主要动能。 2030年半导体业AI所占比重将达45%,手机比重约25%,汽车约占15%,物联网占10%。
张晓强并指出,台积电A14制程技术预计2028年量产,与2纳米制程相比,在相同的功耗下,A14速度将提升10%至15%,在相同速度下,A14将可降低功耗25%至30%,同时逻辑密度增加超过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