跃升31位!美的集团连续十年入选《财富》世界500强
搜索

跃升31位!美的集团连续十年入选《财富》世界500强



摘要:2025年排名246(上升31位),科技与全球化双轮驱动高质量发展

RnFHNzB1TnNwOUhObW5BUGtEZDJYZU1WWVY4dGRvY3g4BAAAQAYAAFBO.png

7月29日,2025年《财富》世界500强榜单正式揭晓,美的集团位列第246位,大幅上升31位,实现连续十年蝉联这一全球商业最高荣誉。在复杂多变的全球经济新周期,美的坚定落实“以简化促增长,以自我颠覆直面挑战”的经营思路,2024年营业总收入达4091亿元,同比增长9.5%;归母净利润385亿元,同比增长14.3%,经营现金流创605亿元历史新高,以稳健业绩诠释中国制造的韧性。

科技领先:研发创新构建核心竞争力

美的高度重视研发投入及技术创新全球布局,将“科技领先”作为战略主轴,近三年研发投入超430亿元。7月21日,上海美的全球创新园区正式启用,进一步强化“2+4+N”全球研发网络。

*“2+4+N”全球研发网络:佛山、上海“2”个研发中心+美国、德国、日本、意大利“4”个海外研发基地+世界各地的38个研发中心

2023年以来,美的坚持ToC与ToB产业并重发展,在多个领域实现技术突破:

l  技术产业化:

全球首款无液氦超导磁共振设备服务30国医疗机构、130℃超高温工业热泵入选国家节能技术推广目录、DeepSeek AI空调等创新产品引领行业变革;

l  专利护城河:

截至2024年底,美的全球专利持有量超15万件,2024年新增授权专利1.1万件(发明专利超5000件),在全球家电企业中排名前十;

l  智能制造标杆:

全球坐拥6座灯塔工厂(其中美的楼宇科技重庆工厂成为全球中央空调行业首座全流程AI赋能的端到端灯塔工厂),37家国家级绿色工厂;

l  前沿探索:

高端重载机器人全国重点实验室(美的蓝橙实验室)攻克RV减速器等关键核心部件技术;两款自研人形机器人美罗、美拉已分别正式进入智能工厂、智能家居场景应用。

全球突破:全链条出海质效跃升

2024年,美的海外营收占比超40%,OBM(自有品牌)业务同比增长35%,实现“技术-制造-品牌”全链条出海:

l  多品牌矩阵:

坚持“OBM优先战略”, 2024年OBM收入占比达智能家居海外业务43%,形成“美的+东芝+Comfee”3个全品类品牌以及开利、Eureka等13个细分品类专业品牌协同的全球化布局;

l  本土化深耕:

全球布局60个制造基地,巴西米纳斯州基地获总统卢拉见证投产,创造超2000个就业岗位;泰国亚太总部、沙特分公司相继成立;斩获“拉美第一空调品牌”认证;

l  场景创新:

欧洲首发DIY移动分体空调PortaSplit破解安装难题、北美积木式寒冷气候热泵适应供暖规则,精准匹配区域需求;

l  体育营销:

赞助非洲杯、中北美金杯赛及亚足联赛事,触达全球20亿球迷,深化品牌情感联结。

人才培养:打造高水平人才队伍

以科技领先战略牵引,美的将持续提升研发的人才结构,引进更多的领军专家,培养优秀的青年人才。通过打造全球化研发体系,建立全球顶尖人才引入机制,引入数十位战略合作专家,成立多个院士工作站,联合进行科学技术研究。

同时在全球突破的市场拓展以及完善的轮岗制度的支持下,推动人才深度参与本土化运营实践,培养更多具备国际视野与多元发展的高质量人才,在美的舞台上塑造独特价值。

十年跨越:从家电制造商到全球科技集团

自2016年首登“财富”世界500强至今,美的实现科技集团的战略蜕变:

2024 年美的集团营收突破 4000 亿,穿越周期实现持续增长;ToB业务2024年首破1000亿大关,能源、机器人、医疗等业务板块构成第二增长引擎;多品牌发力,完成库卡、东芝家电、Teka、ARBONIA climate等国际品牌并购,实现技术与市场协同,构建横跨四大洲的全球网络;践行社会责任,连续三年入选《财富》中国ESG影响力榜,美的洗衣机合肥工厂获国际“碳中和”认证,华东师范大学第二附属中学美的高级中学今年9月将开学,首届入学200名学生,未来可提供1800个优质高中学位。

在“以简化促增长,以自我颠覆直面挑战”的经营哲学下,美的正以技术创新为舟、全球化视野为帆,穿越经济周期波澜全速航行。未来,美的将持续深化“科技领先、用户直达、数智驱动、全球突破”战略,坚持ToC与ToB产业并重发展,加大研发投入,不断完善全球化网络布局,对内推动智造升级,对外赋能产业链。从风雨中出发,到世界的每一个角落去追逐,去书写美的新故事。

关键词:美的  荣誉   编辑:LS
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来源标注为“产业在线ChinaIOL”的信息、数据及图片内容、报告及目录均为本网原创,著作权受我国法律保护。如需转载,请注明“来源:产业在线”。

2、本网站注明“来源为其他媒体与网站”的文字、图片和视频,转载是出于非商业性的信息交流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认同其内容的真实性。

3、约稿或长期合作,请联系本网。

以上内容最终解释权归产业在线所有。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