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0日,企查查APP信息显示,沪临通实业(上海)有限公司正式完成工商注册,法定代表人为魏凌云,注册资本800万美元(约合5770万元人民币),由中芯国际旗下中芯集电投资(上海)有限公司全资控股。
该公司注册地位于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临港新片区申港大道1号,企业性质为外国法人独资的有限责任公司,营业期限自2025年5月15日起采用无固定期限模式。从经营范围看,沪临通实业聚焦电子专用材料销售,同时覆盖技术开发、推广、企业管理咨询及软件开发等多元领域,与中芯国际在半导体产业链的技术延伸需求高度匹配。
沪临通实业的成立是中芯国际近年来在临港新片区布局的又一关键动作。2021年11月,中芯国际曾联合国家集成电路基金II及上海海临微公司成立注册资本55亿美元的合资企业——中芯东方集成电路制造有限公司,专注于28纳米及以上工艺的12英寸晶圆代工生产线建设。此次新公司的设立,标志着中芯国际在临港的产业版图从晶圆制造向材料供应、技术服务等上游环节拓展,形成更完整的产业链协同效应。临港新片区作为上海集成电路产业的核心承载区,其税收优惠、人才政策及产业链集聚优势,为中芯国际的战略落地提供了重要支撑。
中芯国际2025年第一季度财报显示,公司归母净利润同比增幅超过160%,晶圆代工收入占比达95.2%,其中8英寸和12英寸晶圆收入分别实现18%和2%的环比增长。尤其在汽车电子领域,随着车规级芯片需求激增,中芯国际相关产品出货量稳步提升,工业与汽车板块收入环比增长超20%。沪临通实业的成立,有望通过优化材料供应体系和技术服务能力,进一步巩固中芯国际在车用半导体市场的竞争力。
中芯国际当前制程工艺覆盖0.35微米至14纳米,服务范围涵盖智能手机、消费电子、汽车电子及物联网等多个领域。公司在中国大陆设有上海、北京、天津、深圳等多座晶圆厂,并在美国、欧洲等地设立分支机构,形成全球化制造与服务体系。沪临通实业的业务模块,特别是电子材料销售与技术服务,将为中芯国际现有生产线提供更高效的本地化支持,降低供应链成本并加速技术迭代。
值得关注的是,中芯国际对子公司的资本运作始终保持活跃。企查查数据显示,中芯集电投资(上海)有限公司作为中芯国际的核心投资平台,注册资本达4.658亿美元,承担着产业链资源整合与战略投资职能。此次对沪临通实业的全资控股,延续了中芯国际通过专业化子公司细化业务分工的策略,有助于提升集团整体运营效率。